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辅助浏览 长者模式
改革开放40年,商洛旅游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儿?
时间: 2018-12-20 16:35 来源: 镇安旅游 作者: 商洛旅游 编辑: 旅游局 浏览:

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

——商洛旅游发展的历史脉络

现代旅游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。改革开放以来,在我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,旅游逐步进入老百姓的生活。1984年,商洛市柞水县柞水溶洞景区对外开放,标志着商洛旅游正式起步。随后,伴随着连接西安与商洛的国道、高速、铁路相继建成通车以及全域旅游的快速推进,商洛旅游也先后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。

第一阶段

孵化新生

(1984年-2006年)

1984年

柞水溶洞被发现,拉开商洛旅游产业发展序曲。

1986年

柞水溶洞游客接待量12.25万人次,拉开商洛旅游产业发展帷幕。

1991年

组建商洛地区外事旅游办公室,属行署办公室管理二级单位。各县市相应成立了旅游办公室或者旅游事业管理局,在地区外事旅游办公室和丹凤县的共同推动下,丹江漂流景区启动开发。

1998年

更名商洛地区外事旅游局,由行署办管理二级单位调整为地区行署组成部门。

2000年

招商引进北京秦燕有限公司,成立陕西丹江世纪漂流有限责任公司对丹江漂流景区进行深度开发,成为首家异地社会资本投资开发的旅游景区。

2002年

商南金丝大峡谷景区对外试运营,拉开了全市建景区、办旅游、进军朝阳产业的大幕。当日售出门票7张,门票收入140元。

2003年

撤地设市后,原商洛地区外事旅游办公室更名为商洛市外事旅游局。

2006年

争取中省旅游规划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50万元,争取镇安木王、柞水牛背梁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各1000多万元,两景区建设相继启动;

商州区牧护关旅游度假区、山阳县月亮洞景区相继建成对外开放。

从1985年到2007年,商洛旅游业经历了从无到有,由小到大的准备、兴起过程。2006年全市接待游客117.2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2.4亿元,旅游产业各项指标在全省尚处在后劲位次。


第二阶段

快速崛起

(2007-2014年)

2007年

包茂高速西柞段建成通车,是首条穿越秦岭,连接关中和陕南的高速公路。总长18.02公里的世界第二、亚洲第一的终南山隧道受到世人关注,柞水旅游出现“井喷”现象,标志着商洛旅游从此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。

2008年

沪陕高速建成通车,商洛跃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。

2009年

金丝峡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,结束了商洛没有高A级旅游景区的历史;

首次提出了“秦岭最美是商洛”旅游宣传口号;

福银高速(商漫段)建成通车,打通了商洛连接十堰的跨省旅游通道。

2010年

原外事旅游局的基础上,剥离外事业务,成立商洛市旅游局,并同步组建了七县区旅游局;

成功举办了以“秦岭最美是商洛”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开幕,推出的《秦岭里最美的地方是商洛》旅游歌曲一炮走红;

柞水牛背梁景区正式建成对外开放;

全年旅游接待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,位居陕南三市前列,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。

2011年

商洛首次进军西安客源市场,成功举办“商洛约你过大年”活动;

山阳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建成开园;

创新同海口市政府在牛背梁景区联合举办了“名山与大海”对话活动。

2012年

沪陕高速西商二线建成通车,商洛成功实现县县通高速;

商洛首次成功入选中国旅游百强城市排行榜。

2013年

柞水牛背梁、山阳天竺山同时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。

2014年

桃花谷、棣花文化旅游区、天蓬山寨景区相继建成开放;

柞水溶洞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;

商洛市成功创建为全省首家“省级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城市”。

这一阶段,从2006年旅游人数的117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3005.65万人次,综合收入从2.41亿元增长到150.29亿元,平均增长49.9%,人均收入增长68%。

到2014年底,全市景区总数从2006年底的不足10家快速发展到40多家,从全市4A级以上景区数量实现了零突破,总数达到了6家。木王山、老君山、凤冠山、天蓬山寨、九天山等生态类景区在这一阶段相继建成对外开放。

2010年到2014年,商洛已经连续举办了5届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,2011年至2013年,连续3年获得陕西最具魅力旅游城市,截至2014年年底,全市共有星级酒店13家,旅行社及旅行社分社15家,商洛旅游住宿接待能大幅提升。


第三阶段

转型提升

(2015-至今)

2015年

出台了《关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决定》,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,标志着商洛旅游开始从以精品景区建设为重点转向精品景区、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的阶段;8个美丽乡村格局初具规模;

2015秦岭生态旅游节开幕式主题曲《美丽中国走起来》唱响央视春晚;

全省线路最长、标准最高、最具示范效应的蟒岭绿道生态景区建设项目启动建设;

金丝峡成功创建5A级旅游景区,成为陕西省第七家5A级景区,全省首家纯生态型5A级景区,陕南唯一5A级景区;

丹江漂流、塔云山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;

桃花谷、云盖寺古镇、天蓬山寨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;

柞水朱家湾被评为商洛首个“中国最美休闲乡村”;

组织举办3场旅游专项招商活动,签约项目43个,投资总额402.15亿元;

柞水县被省政府评为省级旅游示范县;

商洛被原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旅游厕所建设先进市;

全年共接待游客3362.95万人次,增长11.9%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4.87亿元,增长14.1%。

2016年

商南县、柞水县被原国家旅游局列入“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”创建单位;

丹凤棣花景区、漫川关景区以及木王山景区同时成功创建为为国家4A级景区,成为当年全省通过4A级景区验收命名最多的地市;

首次提出将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旅游产品打造的一个重要载体,从而形成了商洛市旅游产品开发建设的精品景区、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三大载体,开启了商洛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时代。

2017年

市委、市政府将全域旅游同脱贫攻坚、现代工业、特色农业、新型城镇化一起纳入全市五大战役;

6月,成立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和七县区旅游发展委员会,并调整充实了七县区旅游执法大队,成立了市县旅游服务中心;

山阳县又被列入全国第二批“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”创建名单中;

镇安金台山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;

《棣花往事》《太阳神鸟》《杜鹃花开》等一批旅游演艺剧目进行即景演出。

2018年

柞水九天山、洛南音乐小镇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;

丹凤通用航空机场正式通航;

商南、柞水两县旅游服务中心与大数据中心建成投用;

2018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开幕式荣登全国一周直播传播力十强榜单;

成功举办陕南三市(南京)生态旅游推介会、“跟着故事游商洛”等大型营销推介活动。

截至目前,全市3A级以上景区总数达到39家,其中4A级以上景区12家。全市共打造美丽乡村重点村和示范村16个,美丽乡村42个,其中柞水朱家湾、山阳前店子、商州江山、商南太子坪等4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最美休闲乡村,全市已有35个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,创建数量位居全省第一。

2000年至2018年,全市年接待游客从50万人次增加到5850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从0.75亿元增至327.6亿元,分别增长了95倍和436.8倍,旅游业已逐渐成为商洛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。即已通车运营的水阳高速公路,打通了我市横向旅游大通道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