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镇安县城所在地,永乐街道承担着服务常住人口10.5万人、流动人口约3万人的重任,更面临着重大项目多、流动人口多、利益诉求多、陈年积案多、社会治理难的“四多一难”挑战。面对压力,永乐街道创新构建全周期闭环管理信访工作体系,从源头预防到末端处置再到后端巩固,环环相扣,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和社会风险。今年上半年,成功化解重大信访积案6件、重大疑难案件5件,配合化解重大社会风险12件,处理一般性矛盾纠纷100多件,基本实现“大事不出街道、小事不出村社”。
源头预防:“三不欠账”筑牢治理根基
治理之本在于源头预防。永乐街道以“三不欠账”理念筑牢根基。政策账不欠。一方面,定期组织街道和村(社区)干部系统学习政策法规,提升依法办事能力。另一方面,通过召开乡音党课、院落会等形式,解读征地拆迁、临时救助、低保申报等热点政策,让群众心里有本“明白账”,减少因政策不清引发的矛盾。经济账不欠。坚持“新官理旧事”,确保群众补贴及时足额发放;严格按合同支付政府工程款,保障企业资金链;及时落实干部工资福利和容错纠错政策,畅通意见反馈渠道,让干部安心干事。感情账不欠。推行干部包户制度,每周入户走访,主动收集、调处矛盾,让群众感受“服务零距离”。在青槐社区,党员干部下沉片区,群众“5分钟见干部”,今年已办理便民事项132件,解决急难愁盼问题58件,化解矛盾43起。
中端处置:“五用工作法”精准化解矛盾
针对复杂信访诉求,运用“五用工作法”精准施策。“用法”立规矩。以法律为标尺,加强普法宣传,依法打击恶意缠访闹访。在小区环境整治中,通过以案说法,成功推动拆除违建219处、房屋11处、飘窗8986个,恢复小区花园14个。“用心”察实情。包案领导第一时间与信访人见面,深挖问题根源。为解决永欣紫岸群众采光问题,街道组织30多名干部走访500多户居民,最终制定出90%群众满意的方案。“用情”解心结。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带着感情和责任去解决处理。王家坪社区刑满释放人员蒋某某,因生活困难,发表消极言论,街道干部20多次上门沟通,协调亲友关怀,帮其办理低保、廉租房、介绍工作,助其回归正常生活。“用智”破难题。对历史遗留问题,灵活转换思路。山海村84岁郑某某诉求不符政策,街道干部引导其儿子返乡发展烤烟产业,让老人“忙起来”,腰包“鼓起来”,从而化解了信访。“用钱”兜底线。资金使用精准有效。通过盘活资产等方式化解移民搬迁债务3700多万元,解决13家企业欠款信访;坚决守住政策红线,杜绝“花钱买平安”,维护党委政府公信力。
后端巩固:“三项机制”严防问题反弹
为确保化解成效持久,建立“三项机制”形成闭环。疑难问题复盘机制,对复杂案件“一案一复盘”,总结经验教训,提炼“通用解法”。重大案件回访机制,化解后坚持“专班不撤、关爱不减”,定期回访,防止重复信访和矛盾反弹。重点事项督办机制,对调解承诺事项建立清单,专人跟踪督办,确保“调解协议”成为落地有声的“硬约束”。
“群众信访,角度各异,有时对错难辨。关键在于在法、理、情中找到平衡点,把每件小事都公平公正处理好,将‘信访’化为‘信任’。”街道办党工委书记刘显涛表示,永乐街道将持续完善工作体系,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、抓在手上,切实筑牢防线、破解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