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在县人大常委会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,西口回族镇按照“强阵地、勇担当、建机制”的工作思路,紧紧围绕全镇工作大局,汇集代表力量,聚焦民心关切,不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,引导各级人大代表立足自身职责,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,以人大代表的履职担当与回汉群众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建设基层单元,拓宽民意收集渠道
立足回汉群众杂居的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,打造院落会、微信群、联络站三体联动的民情反映体系,实现全链条、全方位、全覆盖的民主实践平台载体,使人大法定职能和代表履职常态化直达基层末梢,让群众对“家门口”的民主可感可知。一是持续推进阵地建设。全力推进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建设,持续强化规范建设、高效运行、严格管理。全镇共设立镇级联络站1个,村级联络站5个,组织55名人大代表进站入驻,坐班接访,形成了覆盖全镇的联络站网络体系。在完成收集民意、反映民情等共性工作的前提下,鼓励各联络站根据所在区域的村情实际打造特色亮点项目,着力实现“一阵地一品牌”,构建起全镇人大工作的“品牌矩阵”。如青树村创新人大代表联络站进驻企业路径,为镇内企业、百姓提供全方位服务,聂家沟村探索人大代表联络站联动宗教场所管理,团结服务回汉群众,促进民族融合,均已取得一定成效。二是持续推进网格建设。结合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“1844”机制,依托移民搬迁点、村组院落等各族群众聚集的社会单元,严格落实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,将人大代表填充至基层社会治理的网格之中,把履职延伸到基层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,以代表带领,群众互助为基础,建立空间、文化、社会互嵌式的社会环境,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、共建共享、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。目前已推选20余名县、镇人大代表担任片长和党员中心户长,排查上报处理信息200余条,形成了人在网中,事在格中,群众线上反映,代表线下解决的闭环处理体系,群众向代表反映问题的渠道更加便捷高效。三是持续推进队伍建设。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类指导、以会代训等形式,加强代表自身建设,提升履职能力。结合党纪学习教育,邀请人大代表列席镇村学习会,在突出《党员纪律处分条例》等学习重点的基础上,将产业奖补、就业创业等相关政策纳入学习内容,提升代表履职能力。今年组织县代表及业务人员参加县级以上培训5人次,镇主席团召开集中学习会6次。
深化代表活动,提升代表履职实效
以代表履职为路径,探索实行“代表+”工作模式,全面激发代表履职践诺,担当作为活力。一是“代表+监督”,提升人大效力。围绕经济发展、项目建设、乡村振兴、民生福祉等重点工作,紧盯“事前、事中、事后”三个环节,发挥代表监督助推作用,确保程序合法,开展规范,取得实效。二是“代表+宣传”,凝聚群众合力。利用联络站、微信群、入户走访等多种渠道积极主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各项惠农政策传达给各村各户,让群众了解国家大事,感受党的关怀,搭建政民“连心桥”,当好群众“知心人”。三是“代表+服务”,释放发展潜力。发挥人大代表的行业优势、地缘优势、人脉优势,深入村组农户和企业,将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反映给镇党委政府,积极履职担当,解忧纾困。四是“代表+调解”,保持稳定内力。结合坐班接待和入户走访活动,了解掌握群众思想动态、发展现状和困难问题,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解,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表达诉求、维护权益。
今年成立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监督小组4个,组织县镇代表对重点项目及民生实事视察2次,入户走访200人次,向群众宣传养老保险、合疗、农房保险等政策,协调企业与群众间矛盾3起,协助镇村化解矛盾纠纷10件。
汇集民智民力,服务党政工作大局
扎实开展调研走访、交流座谈、民情分析三大活动,组织人大代表察民情、访民意、解民忧,将群众所需所盼及时反映给镇党委、政府,把“群众所盼”转化为“履职所向”。一是走访调研察民情。组织代表对水产智慧产业园、程家川休闲农业生态旅游等重点项目开展视察调研活动,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,协调镇村及相关单位及时解决,确保实现群众利益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。二是交流座谈访民意。定期组织人大代表、镇村干部、企业行业代表、群众代表开展座谈会,让广大群众“面对面”提出诉求,人大代表“一对一”提供服务,相关单位“点对点”破解难题。通过座谈交流,响应民声,广集民意,汇聚民智,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。三是民情分析解民忧。每季度召开民情分析会,围绕群众满意拍手称快事、存在怨气心怀不满事、现实困难需要解决事、矛盾隐患苗头性问题事开展分析研判,按照权责归属确定转办、交办、督办等办理措施,真正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条条有着落,件件有回音。目前配合县人大对上河移民小区进行调研1次,了解小区物业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,提升物业管理及群众生活水平;召开民情分析会2次,研判代表每季度收集群众建议和反馈问题,整理意见建议3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