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 引 号 | za779940273-2025-001142 | 发布机构 | 镇安县政府 |
发布日期 | 2025-07-24 | 文 号 | 镇文旅函〔2025〕36号 |
是否有效 | 有效 | 有限期限 |
赵亮委员:
您提出的《关于加快发展镇安民俗旅游产业的提案》(第81号)已收悉,现将有关情况函复如下:
近年来,我县紧扣全市“西商融合”“一都四区”战略目标,聚焦全县“一厅四地”目标任务,围绕打造“秦岭最佳康养会客厅”目标为引领,不断坚定文化自信,深入挖掘民俗文化资源,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发展生态康养旅游产业,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,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,规范了文化市场管理,扎实推进文化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科学规划,整合资源,融合发展成为新引擎。一是高点谋划。深入贯彻省市关于文旅产业产发展系列决策,先后出台了《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》《关于加快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决定》《加快生态康养产业发展的决定》《镇安县加快乡村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》等系列重要文件,确定了“推进文旅融合、建设五境镇安、发展全域旅游、提升综合实力”的目标。二是规划引领。按照全域规划、环线布局的原则,编制了《镇安县“十四五”文化旅游事业发展规划》《镇安县康养产业“一县一产业”发展规划》,美丽乡村建设规划、东、西部旅游环线概念性规划、全县旅游营销发展规划等,规划引领开发初见成效。三是整合资源。组建了打造秦岭最佳康养会客厅工作推进专班,由县委书记任专班组长,成员单位由15个增至46个,进一步充实了组织领导力量。全面整合旅游资源,挖掘民俗文化内涵,突出生态休闲,文化旅游,在推进片区开发、重点镇建设及金台山文化产业带、月河和旬河水电开发、北阳山风电旅游、云镇水库等重大重点项目建设中,积极配置文旅资源,建设民俗文化旅游景区、完善旅游要素、发展文旅康养产业,为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奠定良好基础。
二、文旅融合,打造精品,康养产业转型升级。一是精心策划精品线路。用好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--花鼓艺术之乡”“陕西省非遗特色示范县”品牌,结合季节和年节文化特点,推出多彩镇安年节民俗文化体验西线2日游(游古镇、忆乡愁、享山水、深呼吸):游览云盖寺古镇、罗家营农旅融合产业园、木王山景区;多彩镇安年节民俗祈福中线1日游(寻禅意、觅童趣、探仙山、住民宿):镇安县金台山文化旅游区、童话磨石沟景区、塔云山景区;多彩镇安年节民俗康养休闲东线2日游(穿时空、赏幽兰、观苍穹、品美食):侏罗纪梦幻世界、中国·镇安兰花产业园、北阳山等精品线路3条。二是加大文化进景区力度。大力推进“文化+”融合发展,打造塔云山图书分馆、金台山阅读吧、兰亭书屋、童话磨石沟亲子阅读书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个,建成塔云山、木王山、云盖寺镇非遗展馆3个。常态化开展非遗技艺展示宣传、戏曲传唱进景区等活动,2025年组织开展了欢欢喜喜过大年“周周有戏看”大型文化惠民、民俗展演走进金台山文化旅游区,有效提升了景区文化内涵。三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。全面完成塔云山景区土地岭至天池垭7.1公里道路拓宽改造、柏油路面铺设和附属设施建设工程,7D影院项目投入运营,生态停车场改拓建工程建成使用。木王杜鹃岭8公里道路改造,提升改造杜鹃山庄单体酒店3栋,新建游客服务中心1处,对景区票务、停车、监控、监测等智慧旅游设施进行完善更新。完成了金台山文化旅游区服务设施提升建设,持续推进塔云山5A、木王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品牌创建,大力开展城乡综合环境整治、秦岭山水乡村建设,积极增建乡村旅游停车观景、如厕、充电、购物等服务设施,不断提升全域旅游综合品质。
三、分类施策,完善要素,配套服务日趋改善。围绕建设民俗旅游大产业、服务接待大环境,大力改善民俗文化旅游配套设施。一是“行”得通畅。先后实施了镇杨路(国道345正在建设)、冷安路、磨木路建设,打通了风凸岭隧道;改造拓宽了木王山、塔云山景区道路;开通了县城至木王山、塔云山的旅游大巴,全县旅游道路交通条件得到改善。二是“游”得安心。按照高A级标准,加快规划和建设了景区旅游服务中心、生态停车场、星级厕所、旅游标识、事故处理等应急系统,加快景区交通、通讯网络、金融服务、餐饮住宿、基础设施建设。三是“吃”得美味。挖掘研制镇安八大件、回民十大碗等非遗菜品,已形成独特的“镇安味道”菜品体系。精心组织筹办秦岭山珍美食大赛,《清真十大碗喜获商洛特色宴席银奖、栗乡情缘等5个菜品获得市大赛银奖和优秀奖》积极鼓励发展直播带货、社区团购等消费新模式,加快发展露营经济、研学经济,形成独具优势的民俗康养旅游产业新业态。四是“住”得舒心。制定了《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》,打造了罗家营星空茶宿太空舱、侏罗纪梦幻世界度假主题民宿,木王山景区骊水山庄、塔云山客栈、月河古月山庄等市级品牌民宿入驻率持续提升,民宿收入同比增长达38%。同时,开发了10大类近30个品种的旅游纪念品,建成美云秦绣、蝴蝶标本、土特农产品等旅游商品店铺70余家,有效地改善了单一门票经济模式。
四、准确定位,多元营销,品牌实力日益提升。一是找准客源市场。按照“占领周边、辐射商洛、主攻西安”宣传促销思路,集中宣传推介“来安去安·小城镇安”旅游形象品牌。积极参加西洽会、旅博会、秦岭生态旅游节等重要节会,开办县融媒文旅频道,改版旅游门户网站,建立镇安文旅抖音号、微信公众号,充分利用抖音、快手、陕西旅游杂志现代传媒手段,对我县康养产业优势资源、建设成果及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多层面宣传推广。二是开展立体营销。组织策划了木王山杜鹃花季、象园茶叶采摘季、塔云山第三届文化艺术节等宣传营销节会活动23场。成功举办了塔云山“踏青祈福”、云盖寺古镇“非遗闹元宵,社火进万家”、金台山“游龙灯会”、木王杜鹃花海半程马拉松、木王山啤酒烧烤节等活动11场次,发布各景区系列优惠政策和全县民俗康养旅游线路3条,增强镇安民俗旅游知名度。三是突出媒体展示。精心创编拍摄制作发布《在镇安遇见美丽中国》《跟着非遗游镇安》《舌尖上的镇安》《悦视》《靓文》等镇安民俗康养旅游宣传短视频498期,持续宣传推荐美丽镇安,点击突破3500万人次。《如果你要写镇安,你要写--》春夏文旅系列专栏在镇安融媒公众号推出30余期,塔云山宣传片在多个平台播放,木王山十里杜鹃在央视新闻频道《新闻直播间》《共同关注》栏目中两次播出。
下一步,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、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,认真落实省市县有关工作要求,坚持以自然生态文化展示为基调,以历史文化、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为重点,以精品景区、美丽乡村、旅游风情小镇、园区板块为主阵地,深入实施文旅深度融合,用环线线路来串联,形成基调一致、特色鲜明、功能互助、文化深厚的串珠式、园区式、板块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结构,构建生态观光、乡村旅游、休闲度假、康体养生、文化体验、商务会议、水上游乐和山地运动八大旅游产品体系,全面拓展产业发展大框架,打造环境优美、产品优良、文化浓厚、设施齐备、服务优质、品牌响亮的“秦岭最佳康养会客厅”。
最后,感谢您对我县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,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。
镇安县文化和旅游局
2025年6月12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