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出长者模式 无障碍辅助浏览

拐枣,吃过的请举手!

在镇安农村有一种野果,不仅外表看起来奇怪,名字听起来也很独特,吃起来甜中带点涩,别的物种跟它比起来,都会显得平平无奇,它就是:拐枣!

拐枣别名:万寿果、鸡爪子、龙爪、弯捞捞、蜜爪爪等,其实它还有一个一本正经的学名,叫做枳椇(zhǐ jǔ)。徐锴《注说文》云:枳椇称作枳枸,皆屈曲不伸之意。此树多枝而曲,其子亦弯曲,故以此名之。文中“枸”通椇。

秦岭地区拐枣历史悠久,《诗经·小雅》中就有:“南山有枸”的诗句。李时珍称它为金果树,在《本草纲目》第三十一卷中记载,"枳椇……又作枳枸,皆屈曲不伸之意,树多枝而曲,其子亦卷曲,故以名之"。

长在高高的树上,要吃它,就得爬树,但是在它熟透后会连带着枝桠一串串掉落下来……

小时候跑到树下捡拐枣的情景,至今仍还历历在目。

吃之前要先摘掉“果实”顶端的小黑籽,剩下就是甜甜的"果实"了。

也有人戏称它是”肿了的树枝”凭借着骨骼清奇的外表和清新脱俗的口感,让我至今对它都难以难怀。

别看它外形奇奇怪怪,其实作用还蛮多的:醒酒、治疗风湿、提高免疫力、利尿通便、降血压等等。

拐枣功效如此之多,吃法自然也不会少。

生食


泡酒

除以上两种,它亦可做汤,汤味独特醇香。

古人还会用它做酒,因为枳枸浆汁中果胶、果糖、鞣酸很多,古人酿造果酒无下胶、精滤过程,酒体浓厚不清,故称为“枸酱”。

《史记·西南夷列传》载,汉武帝建元六年(前135年),“唐蒙出使南越,食蜀枸酱,蒙问所从来,曰:‘道西北牂柯,牂柯江广数里,临牂柯江,出番禺(广州)城下,夜郎者,临牂柯江,江广百余步,足以行船。”

有诗人赞道:

尤物移入付酒杯,荔枝滩上瘴烟开。

汉家枸酱知何物,赚得唐蒙习部来。

下霜后的拐枣更好吃。那时涩味没有那么重,但这货在城市貌似不多见。所以,若你深秋野游有缘相见,别忘记顺带一些拐枣回去哦。

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