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 引 号 | za779940273-2015-00016 | 发布机构 | 统计局 |
发布日期 | 2015-08-25 | 文 号 | |
是否有效 | 有效 | 有限期限 |
2013年,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,县委、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攻坚克难,真抓实干,深入贯彻十八大、十八届二中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,认真落实中、省、市各项决策部署,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、富民强县为主题,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,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牢牢把握稳中求进、稳中有为工作总基调,统筹抓好“稳增长、调结构、促改革、惠民生”各项工作,大力推进“三县”建设,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。
一、综合
生产总值 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6.19亿元,增长12.5%。其中:第一产业11.71亿元,增长5.6%;第二产业35.88亿元,增长18.6%;第三产业18.6亿元,增长7.3%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.7:54.2:28.1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970元。
非公有制经济 全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294户,新发展私营企业82户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3.82亿元,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1.1%,较上年提高0.55个百分点。
二、农村经济
农业 2013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.84亿元,增长5.7%。粮食总产量达到9.29万吨,其中夏粮3.55万吨、秋粮5.74万吨。油料产量5945吨,增长0.4%;蔬菜产量65394吨,增长2.2%;茶叶产量248吨,增长36.3%;烤烟产量4635吨,下降26.1%。
林业 全年完成各类造林6万亩,退耕还林累计达到53.28万亩;果园0.96万亩,核桃园23.8万亩,板栗园59.9万亩(*);水果总产量达到13722吨,核桃产量4598吨,板栗产量7002吨,食用菌产量676吨。
畜牧业 全年猪、牛、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8.09万头、1.77万头、20.58万只,出栏分别为16.76万头、0.45万头、11.41万只,家禽存笼60万只;肉类总产量15417吨,其中猪肉12058吨,牛肉580吨,羊肉2069吨;禽蛋产量8147吨,蚕茧产量510吨。
劳务经济 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.86万人,占农村劳动力比重达到73.4%;完成劳务输出7.1万人,下降1.7%;实现劳务收入6.55亿元,增长1.6%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3627元,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6.7%。
农业生产水平 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34813千瓦;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6100亩;化肥施用实物量21082吨,每亩耕地化肥施用量65.2公斤;粮食亩产量达到191.3公斤。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.25亿元,增长22.2%;实现销售收入44.35亿元,增长47.6%;实现利润3.28亿元,增长20.6%;实现税金2.71亿元,增长29.9%。其中: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5.77亿元,增长40.3%;实现销售产值 44亿元,增长54.1%;实现利润2.42亿元,增长29.2%;税金总额1.74亿元,增长19.2%。
主要产品产量 水泥产量54.38万吨,下降11.8%;发电量22899万度,下降0.6%;黄金2247千克,增长33.0%;铅精粉4.15万吨,增长40.2%;锌精粉4.27万吨,增长44.3%。
建筑业 全县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20.4亿元,增长26.6%。完成工程收入7.48亿元,实现利润0.51亿元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12569平方米,竣工面积567628平方米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.67亿元,增长27.0%,人均固定资产投资21302元,较上年提高3809元。
重大项目建设 59个地方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4.98亿元,占年计划的162.9%。其中,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3.91亿元,占总投资39.9%;农业类项目完成投资7.06亿元,占8.3%;三产服务类项目完成投资6.37亿元,占7.5%;基础设施类项目完成投资35.47亿元,占41.7%;社会事业项目完成投资2.18亿元,占2.6%。
招商引资 全年引进资金29.81亿元,招商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48.3%。
五、交通运输、邮政通讯
公路 2013年末,全县境内公路里程3107公里,其中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980公里;完成通村水泥路混凝土路面铺筑53公里,均通过省、市检查验收。
交通运输 公路货运量402.35万吨,货物周转量59831.6万吨公里;公路客运量10120万人,公路客运周转量236120万人公里。
邮政通讯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1185.15万元。电信业业务收入11010万元。年末电话用户204381户,增长0.8%,其中固定电话用户20657户,下降8.9%;移动电话用户183724户,增长2.1%。互联网用户24510户,增长35.7%。
六、商贸、旅游
商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.16亿元,增13.4%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490元,较上年增加710元。分地域看:城镇11.7亿元,增长15.2%;乡村3.46亿元,增长7.9%。分行业看:批发业0.56亿元,增长7.1%;零售业13.24亿元,增长13.8%;住宿业0.55亿元,下降2.0%;餐饮业1.30亿元,增长6.7%。
旅游业 全年接待游客389万人次,增长21.6%;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.06亿元,增长32.4%。
七、财政、金融
财政收入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.68亿元,增长21.1%;人均财政总收入1300元,增长21.5%;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.6%;地方财政收入2.42亿元,增长27.5%。财政支出17.92亿元,增长8.2%,其中农、科、教、文、社、卫和住房保障支出为12.33亿元,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68.8%,较2012年提高1.8个百分点。
金融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1.14亿元,新增存款6.26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9%。其中,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1亿元,新增储蓄7.56亿元,增长22.6%。各项贷款余额22.07亿元,新增贷款3.16亿元,比上年增长16.7%。其中,短期贷款余额13.58亿元,增长16.5%;中长期贷款8.5亿元,增长17%。
八、教育、卫生和文化
教育 2013年,全县高考二本以上上线1248人,中考成绩连续12年蝉联全市第一。各类学校在校学生38175人,其中中学在校学生20185人,小学在校学生17990人。初中毕业升学率98.1%,小学毕业升学率100%。
卫生 2013年末,全县拥有医院、卫生院30个,拥有床位1075张。卫生技术人员1184人,其中医生442人。卫生防疫人员68人。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46人。
文化 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30.2%,广播综合覆盖率98.2%,电视综合覆盖率98.6%,有线电视入户率34.8%,农村文化消费比重6.0%。
九、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3年末,全县公安户籍人口30.26 万人,其中女性13.99万人(*)。常住人口27.64万人。全年出生人口2492人,出生率为8.82‰;死亡人口1914人,死亡率为6.78‰;计划生育率97.95%,节育率92.09%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.05‰(*)。
人民生活水平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0090元,下降6.8%。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9217元,增长8.0%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75元,增长11.3%;农民人均纯收入6394元,增长14.5%。
社会保障 2013年全县城乡居民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74030人,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94105人,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4.8%。
十、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
生态环境 2013年末,自然保护区面积10732公顷;退耕地造林面积保存率和荒山荒地造林面积保存率均达到100%;森林面积232958公顷,森林覆盖率66.8%;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;单位生产总值污染物排放量0.0081吨/万元;。
节能环保 上年度,万元生产总值能耗0.476吨标准煤/万元,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为4.01%;二氧化硫排放量821吨,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627吨,氨氮排放量456吨,氮氧化物排放量903吨,主要污染物减排率3.7%;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74.98%;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2.09%。
安全生产 2013年,全县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力度,扎实开展隐患排查,全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。各类生产、道路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,创建“平安镇安”成效显著。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.06人。
注:*本公报为年报数,国、省、市指标为初步统计数据。
*生产总值、农林牧渔业产值及相关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;其他行业指标绝对数、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。
*2013年常住人口数据由市统计局反馈,户籍人口由公安局提供,计划生育相关指标数据由计生局提供。
*板栗、核桃面积和产量由林业局提供。